U赢电竞最新APP下载在线平台
联系人:冯先生
手机:18688688353
联系人:邓先生
手机:13431303538
邮箱:659925433@qq.com
地址:东莞市长安镇宵边社区新河路20号二楼
这个中秋假期,南京迎战台风“贝碧嘉”,扛住了的考验。不少市民发现,今年我市积淹水处置速度显著提升。分析其中原因,这得益于我市积极建设韧性城市,未雨绸缪防治内涝,从加固基础设施到构建应急响应机制,付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。
让城市更安全宜居是人民群众的期盼。习近年来在地方考察时,多次就推进韧性城市建设作出重要指示,要求“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”“全方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,有效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”。韧性城市就是在灾害风险面前具备承受、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《决定》指出,要“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”。今年7月,国务院印发的《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》提出四项重大行动,其中第四项就是部署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。
近年来,南京全方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,聚焦特大城市运行中的安全韧性问题,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,从最突出的问题防起,不断夯实城市安全运作的基础。为防治内涝,我市一边更新“硬设施”,一边强化“软实力”。前者体现为持续推进积淹水片区改造,实施泵站调排能力提升、路面抬高等一系列“综合手术”;后者体现为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掌握城市降水、排水系统运行、道路积水等情况,提升城市防汛的智慧化水平。据悉,南京已基本建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试点建设城市内涝专项,该项目以内涝场景数字化模拟、防汛应急资源全要素可视化、防汛调度智慧化决策为核心,基于“一张图”可视化信息技术和“一张网”传感器物联感知产品的支撑,以“智慧监测”推动“快速处置”,建立起一套全周期闭环防汛应急处置机制。
与此同时,咱们不可以沾沾自喜于现有成绩。当前,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,面临的安全风险都更为复杂多样。做好城市安全韧性工作,必须站在更高的位势审视风险、提出对策。韧性城市的防灾体系强调从被动应急到决策前移,从各自为战到协同联动。在防灾决策层面,韧性城市更加提倡数据驱动和量化分析。提升城市安全韧性,有效化解各类风险,必须人物一体、标本兼治,工程行为与体制创新联动,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,夯实科技支撑,运用数字技术、智能技术,实时感知环境变化、作出风险预测,及时作出调整城市运行部署;要“打一仗进一步”,事后复盘总结、归纳经验,不断的提高城市运行的未来表现。
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,是立足当前城市安全发展形势,提高城市面对灾害风险的承受、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必要举措,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,也是让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的内在要求。坚持以系统思维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,“内外兼修”“软硬兼施”,城市将更安全有序,市民将更加安居乐业。